一、指导思想
为贯彻落实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(2010-2020年)》,实施市“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名师培养工程”,努力造就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通过培训、考核与认定,努力打造德才兼备,素质过硬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,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,面向素质教育,面向课程改革,坚持按需施教、学用结合,突出针对性、实效性、实践性、先进性,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、现代教育思想、较高教育教学技能与水平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;
二、培训目标
1、通过培训,使各学科骨干教师师德修养、学科知识水平、课堂教学技能与水平、科研能力、校本研修能力、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有显著提高;
2、通过理论学习、榜样示范、吸收内化等,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;通过对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、分析与反思,以及专业引领,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;
3、通过理论导师的引领、教材的研读、教学基本功的训练,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、教材体系,丰富专业知识,夯实教学基本功;通过理论引领、专著的研读,教学研究资料的搜集或运用,开展课堂教学研究,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;
4、通过理论引领,实践观摩活动等,提高策划、组织校本研修的能力;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学习和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,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。
三、拟定课程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01 |
教师的幸福感及其实现与提升 |
4学时(半天) |
02 |
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|
4学时(半天) |
03 |
师生沟通技巧 |
4学时(半天) |
04 |
教师专业发展“四字诀” |
4学时(半天) |
05 |
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教育策略 |
4学时(半天) |
06 |
青少年心理教育对策 |
4学时(半天) |
07 |
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教育对策 |
4学时(半天) |
08 |
国学与人生 |
4学时(半天) |
(可根据需求备选课程)
四、拟聘专家
1、胡俊修: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副院长;中央电视台《法律讲堂》(文史版)主讲嘉宾;光明日报“民国文人往事”专栏作家
2、蒋 强:美国仁和孔子文化传播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武汉市儒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
3、戴建业: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1982年3月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研究生,1985年1月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,同年回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任1999年晋升教授,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古代文学学科组长、学术带头人。
4、唐翼明: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、新中国第一位硕士学位获得者,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,1981年3月获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。同年赴美,次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,1985年获硕士学位,1991获博士学位,为著名华人学者夏志清的高徒。与査建英、谭加东、王渝、于仁秋等组织过著名的“晨边社”(Morningside Literary Society),担任社长。199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,赴台湾侍亲,先后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、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,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任教[1],是在台湾讲授大陆文学的第一人。
5、王玉德:历史学博士,曾师从张舜徽教授和章开沅教授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湖北省学术带头人。前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。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、法文化中心副主任、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、湖北科技史学会秘书长。现从事历史学、历史文献学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。在学校担任过中国通过史课、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、中国科技史课、中国传统文化课、中国文化史课、中国神秘文化课、文化典籍讲读课、史学论文写作课。近几年致力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,对文化产业学、文化遗产学、红色文化均有猎涉。
6、戴建业: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1982年3月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研究生,1985年1月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,同年回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任教,1999年晋升教授,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古代文学学科组长、学术带头人。
7、靖国平: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。课程与教学论、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导师,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,湖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(2004-2008年)。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,湖北大学“琴园学者”特聘教授(2007-2013年)、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负责人、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、省级重点学科(课程与教学论)负责人。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。湖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术委员。
8、祝安顺:中华书局编审
五、专家资源
近年来培训、咨询经验及专家资源,拥有来自教育部国培专家师资库、华中师范大学、武汉大学、武汉市教科院、湖北省内示范性中小学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、全国特级教师等丰富专家资源。
六、培训形式及时间
采取省外集中培训与分组自修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形式。培训时间:2017年。
七、考核管理
由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担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,对学员的作业、考勤、参与研讨的情况进行考核。考核合格者,颁发“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培训结业证书”。
八、服务收费
服务费用根据各院校具体服务要求,由双方商定,提供正式培训、咨询发票,具体付款方式双方协商约定。
九、联系方式
咨询热线: 027-67867360 辛亚莉:13026160307
官 网: www.hsdnu.cn www.hdyjy.org.cn
Q Q: 799387830
邮 箱: 799387830@qq.com